亲子鉴定样本全解析:从采集到检测的科学细节

 浏览量:次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09 14:13
(一)常见样本的特性与采集规范
血液样本:黄金标准的采集要点
静脉血需用 EDTA 抗凝管(紫色帽)采集 2-3ml,采集后轻轻颠倒 5 次避免凝固,4℃冷藏可保存 72 小时。
指尖血需用无菌采血针取 3-5 滴,滴在专用血卡的圆圈区域(直径≥1cm),自然晾干 2 小时(避免阳光直射),装入透气纸袋。
禁忌:近期(3 个月内)接受过输血或骨髓移植者不宜用血液样本,需选择口腔拭子等其他样本。
口腔拭子:无创采集的关键技巧
采集前 30 分钟禁食、漱口,用无菌棉签(单头)在口腔内侧颊黏膜处旋转擦拭 15-20 次(力度以黏膜微充血为宜),每侧采集 3 根,共 6 根。
采集后将棉签放在干净纸巾上自然晾干(约 1 小时),避免相互接触,装入标有姓名的信封。
优势:适合婴幼儿、老年人及晕血者,DNA 提取成功率达 99%,与血液样本准确率一致。
毛发样本:最易出错的采集方式
必须拔取带完整毛囊(根部白色物质)的毛发 5-8 根,剪取的毛发无毛囊不可用,自然脱落的毛发毛囊易退化也不建议使用。
拔取后避免用手触碰毛囊,放在干净纸上晾干 10 分钟,装入纸质信封(禁用塑料袋,防止霉变)。
注意:染发、烫发不影响检测结果,但白发因色素减少可能需增加样本量。
特殊样本:处理难度与成功率
烟头:需收集被鉴定人连续吸食的 3-5 个,去除烟丝残留,用镊子夹取放入信封(避免手触烟蒂部分),成功率约 85%。
指甲:需剪取近甲床的部分(至少 5 片),用肥皂洗净晾干,成功率约 70%(甲板 DNA 含量低)。
牙刷:需使用 1 个月以上的牙刷,清水冲洗残留牙膏后晾干,成功率约 90%(需避免多人共用)。
(二)样本保存与运输的科学方法
短期保存条件
常温(15-25℃):口腔拭子、毛发可保存 7 天,血液样本(血卡)可保存 30 天。
冷藏(2-8℃):血液(液态)可延长至 72 小时,特殊样本(如指甲、烟头)可保存 15 天。
冷冻(-20℃):适合长期保存(半年以上),但需单独密封避免与其他样本交叉污染。
运输过程的防护措施
包装:样本用自封袋密封后放入泡沫箱,特殊样本需标注 “生物样本”“易碎” 标识。
温度控制:夏季加冰袋(避免样本直接接触冰袋),冬季用保温棉防止冻结(血液样本冻结会破坏细胞)。
物流选择:优先顺丰特快,附采样清单(样本类型、采集时间、对应人信息),避免平邮导致延误。
样本失效的常见原因
污染:采集时接触皮肤油脂、唾液或其他生物样本(如多人样本混放)。
降解:潮湿环境滋生细菌(如南方梅雨季节需加干燥剂),或阳光直射导致 DNA 链断裂。
量不足:特殊样本(如烟蒂)使用时间过短(少于 5 分钟),细胞残留太少。
(三)实验室检测的核心流程
DNA 提取:从样本到纯净 DNA
采用磁珠法提取:通过磁性微粒吸附 DNA,去除蛋白质、糖类等杂质,提取后的 DNA 需检测浓度(≥50ng/μL)和纯度(OD260/OD280=1.8-2.0)。
难点:特殊样本(如骨骼)需先脱钙处理,古代样本(如牙齿)需去除腐殖质,提取时间延长至 24 小时。
PCR 扩增:放大关键基因片段
针对 21 个 STR 位点(如 D3S1358、vWA、FGA 等)进行扩增,通过温度循环(95℃变性、58℃退火、72℃延伸)实现 DNA 片段复制。
质量控制:每批次实验设置阳性对照(已知 DNA 样本)和阴性对照(无 DNA 样本),确保扩增体系无污染。
基因分型与结果判定
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分离,根据片段大小确定等位基因分型,通过专业软件计算亲权指数(PI)。
判定标准:累计亲权指数≥10000(即亲权概率≥99.99%)支持亲子关系;3 个以上位点不匹配则排除亲子关系;1-2 个位点不匹配需增加检测位点(排除基因突变可能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