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NA 如何成为 "血缘判官":亲子鉴定的科学密码

 浏览量:次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14 17:28
(一)人体细胞里的遗传地图​
每个人的细胞中都藏着一套完整的 DNA 密码,这套密码由 23 对染色体组成,其中一半来自父亲,一半来自母亲。就像指纹一样,除了同卵双胞胎,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 DNA 完全相同。​
这种独特性源于 DNA 上的 "短串联重复序列"(STR)—— 这些片段会以固定模式重复,比如 "AGCTAGCT"。亲子鉴定正是通过检测这些片段的重复次数,比对父母与子女的匹配情况。例如,孩子某一基因位点的重复次数,必然是父亲和母亲对应位点的组合。​
亲子鉴定科普,亲子鉴定
(二)从实验室到结论:检测的四大步骤​
样本处理​
无论是血液、口腔拭子还是毛发,实验室首先会从中提取 DNA。这个过程就像从一堆杂物中挑出需要的文件,通过化学试剂去除蛋白质等杂质,得到纯净的 DNA 片段。​
PCR 扩增​
提取到的 DNA 量往往很少,需要用 PCR 技术 "复制" 出大量相同片段,就像用复印机批量复印文件,确保有足够的材料用于检测。​
基因分型​
专用仪器会识别并记录每个 STR 位点的重复次数,生成类似 "10-12" 这样的数据(表示从父母各继承的重复数)。正规检测会覆盖 21 个以上位点,确保结果可靠。​
结果判定​
计算机通过计算 "亲权指数"(CPI)判断亲子关系。当 CPI≥10000 时,可认定为亲子关系,准确率达 99.99% 以上;若 3 个以上位点不匹配,则 100% 排除亲子关系。​
(三)为什么鉴定结果几乎不会出错?​
遗传规律的必然性:子女的 DNA 片段必然来自父母,如同拼图只能由对应的碎片组成,不存在 "凭空出现" 的基因位点。​
多位点验证:检测 21 个位点相当于设置 21 道关卡,同时满足匹配条件的概率极低,非亲子关系被误判的可能性小于千万分之一。​
严格的质控流程:正规实验室会进行阴性、阳性对照实验,确保设备和试剂正常工作,避免操作误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