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寻亲与认亲:重建断裂的血缘纽带
被拐儿童的身份确认
公安机关通过 “打拐 DNA 数据库” 比对被解救儿童与失踪家庭的 DNA 信息,无需其他证据即可确认亲子关系。2024 年全国通过该数据库找回失踪超 10 年的儿童 217 名,其中最小的被拐时仅 3 个月,鉴定结果成为其回归原生家庭的唯一科学依据。
隔代亲缘鉴定的特殊价值
当父母一方或双方已故,可通过祖孙 DNA 鉴定确认亲缘关系。例如,孤寡老人去世后,远房亲属主张继承权时,可检测老人与亲属子女的 Y 染色体(父系)或线粒体 DNA(母系),判断是否属于同一血缘分支。此类鉴定需检测更多基因位点,确保结论可靠。


(二)司法领域的关键证据作用
抚养权与抚养费纠纷
离婚案件中,若男方否认亲子关系,司法亲子鉴定结果是判定抚养费支付的核心依据。若鉴定排除亲子关系,男方可拒绝支付;若确认,则需按法律规定承担抚养义务。2023 年某案例中,男方以 “孩子长相不像” 为由拒付抚养费,鉴定结果确认亲子关系后,法院依法强制执行。
遗产继承中的血缘认定
无遗嘱继承时,继承人需证明与被继承人的血缘关系。例如,私生子主张继承权时,需通过亲子鉴定确认与死者的父子 / 母子关系;收养子女若未办理合法手续,需通过鉴定排除与生父母的血缘关系,才能合法继承养父母遗产。
(三)特殊群体的身份保障
无户籍人员的落户凭证
流浪人员、弃婴等无户籍群体,需通过亲子鉴定确认亲属关系后才能办理户口。2024 年某地民政部门为 37 名流浪儿童寻亲,其中 12 名通过 DNA 鉴定找到亲生父母,顺利落户并入学。
移民中的亲缘证明
部分国家(如加拿大、澳大利亚)要求亲属移民时提供亲子鉴定报告,证明申请人与担保人的直系血缘关系。此类鉴定需由两国认可的机构出具,且需公证认证,检测标准更严格(通常要求 24 个以上 STR 位点)。